运用简明公式理解和记住跨期摊销科目的会计处理
跨期摊销科目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。预付费用实际上是先支付后分摊的费用,主要属于资产性质。事实上,预提费用是在支付之前预期发生的费用,主要属于负债性质。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几个会计期(月)。他们的会计准则可以结合以下公式来理解和记忆。

先摊销后计提的简明公式
待预提的应计项目是跨期的,应计项目来源于权利和责任的发生。
先花钱就是等摊位,再把钱提前拿出来。
支付预付账款,放弃贷记资金。
摊销从贷方结转,费用被借入损益。
预提费用贷记,四项费用借记。
用借项减去预付款,别忘了存现金。
这个公式可以解释如下:
第一句话指出,根据账户的用途和结构,预付费用和预提费用属于期间摊销费用,两者的核算基础均为“权责发生制”。第二句话指出了两者在资金上花费的时间上的区别。第三句对应于支付时预付费用的会计分录。第四句对应分摊时递延费用的会计分录,即“借:管理费用,贷:预付费用”。事实上,此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。主要是期间费用,故称为“损益”。计提时相应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为“借:管理费用,贷:预提费用”。其借方主要为制造费用、管理费用、财务费用和经营费用,故为“四项费用”。支付时预提费用对应的会计分录为“借:预提费用,贷:银行存款”。当然,上述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,两者都属于货币资金。